通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手法揭示一、选择会计政策粉饰报表的动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和国外企业的动机大同小异,并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粉饰业绩,逃避监管的动机我国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微利现象”与“10%现象”。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如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10%,其中每年最低不得低于6%才有配股资格(受政策保护行业可适当放宽);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的股票就要被特别处理;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要被暂停交易等。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内部控制人”的利益如圈钱配股、免于特别处理或摘牌等目的,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等手段与市场管制部门进行博弈,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在博弈中出奇制胜的一大法宝。因此,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且越接近10%,每股收益低于且越接近零,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应对市场管制规则,实现“内部控制人”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最主要的动机。(二)隐性的分红动机隐性的分红动机。一般来说,经营者的工资和奖金总额受会计利润水平的影响,为了提高个人收入水平,经营者有选择能增加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的动机。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经理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官员或准政府官员,他们要享受职务消费、要有政治前途,就必须完成委托者托付的经营管理目标如保配股、扭亏摘帽等,这些目标对经营者来说无异于政治目标,且这些考核指标、追求目标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行为的短期化,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理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政绩远不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来得“立竿见影”,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经营者可能就会选择增加或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三)外部融资和商业信用的需要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四)为推卸责任而进行报表的粉饰表现为:(1)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头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2)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五)大股东抽血,掏空上市公司资产因为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期,管理层、上市公司、投资者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大股东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上市公司董事会等管理层,以此做出有利于大股东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表现为:(1)大股东通过资金拆借,关联方占款等形式,占用上市公司的血液——现金流,形成大量的应收项目,而后通过计提坏账准备来一笔勾销;(2)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以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优质资产,之后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大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掩盖该交易;(3)通过担保、资产抵押、资本市场操作,来转移资金,报表上则体现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二、滥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手法(一)貌似合理,暗藏玄机的会计政策变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会计政策的滥用比会计估计的滥用更难识别,确定会计政策变更是否被“滥用”的标准也更困难。例如,处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存货的计价可能由原来的先进先出变更为后进先出法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却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肆意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二)非公允计提,调节利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年报除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基本报表外,还必须附加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具体指明八项计提的数额。会计准则之所以一再修改,由原来四项计提扩展到八项计提,本意在于体现谨慎性原则,纠正以往普遍存在的或有损失估计不足导致利润水分过大的倾向性问题,这对于夯实上市公司业绩,显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计提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主要依据是主观的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不仅存在是否失误,还存在是否公允的问题,而八项计提也因此成为了“上市公司内部调账的最好手段。”(三)滥用估计,放弃债权放弃债权的情况主要可能出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非正常性新旧交替(并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管理层交替)或管理层为大股东控制的时期。(四)该提未提,计提不足,虚增利润因为会计估计本身的主观性,上市公司是否足额计提各项准备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会计准则从要求四项计提到八项计提,本身就是希望挤干上市公司利润水分。然而该提未提,计提不足,虚增利润,递延风险的例子,仍然是屡见不鲜,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三、报表粉饰的识别既然企业有充分的空间来操纵利润,因此,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如何进行识别呢?我们认为,投资者研究上市公司研究价值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财务指标;对于利润,不仅要看利润表的数据,而且要看利润的计算过程;不仅要看利润的数量,而且要看利润的质量。(一)分析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从损益表中的一些数据,检验企业获利能力与经营成果。如以主业利润除以主业收入,可得出企业的主业利润率,凡较高的,说明企业的主业有较高创利能力,能抵御经济波动与市场风险,企业的成本费用低,盈利水平高,经营有方。
莫比宠物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是财务报表粉饰
财务报表粉饰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方法,调整财务报表的数据,使其呈现出更为乐观或符合特定需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行为。详细解释如下: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概念 财务报表粉饰是一种财务管理行为,其目的是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在外观上显得更加吸引人,或者是为了达到某些预定的目标。企业可能会采用各种方...
如何粉饰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
选用不当会计政策 选用不当会计政策是财务报表粉饰的常用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满足收入确认标准下确认收入 手法多体现在提前确认收入和不适当确认收入,通常是提前确认收入(当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时就确认收入),比如委托代销商品在代销方尚未出售时就确认收入。 2、将费用递延处理或者一次...
企业选用不当会计政策来粉饰财务报表的形式有哪些?
上市公司:一、选择会计政策粉饰报表 (一)粉饰业绩,逃避监管的动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且越接近10%,每股收益低于且越接近零,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应对市...
行业内分析企业造假,企业粉饰虚假财务报表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第三,虚拟资产,例如,将已发生的费用作为待摊费用加入资产科目,降低费用、虚增资产、从而调节利润。或通过递延摊销,少摊销或不摊销已发生费用从而增加利润。第四,调整会计政策,有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改变折旧方法、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例如将产品的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跟库存产品之间分摊,...
报表粉饰是什么意思
报表粉饰的意思 报表粉饰是一种财务行为,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某种特定目的,通过调整财务报表数据,使其更能符合特定需求或呈现更为理想的财务状况。这种行为可能会涉及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交易时间的规划等。其主要目的是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使外部信息使用者产生误解...
报表的手段与识别方法有哪些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一)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润 这种手法通常为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所用,他们通过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方式,达到其增加利润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与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决议,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有限责任公司18.375万股权及...
什么是财务报表粉饰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美化的行为,属于假账形式之一。粉饰动机往往包括筹资、上市、业绩考核、税收筹划、推卸责任等,其手段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报表粉饰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实物资产、股权置换的手法调节利润;利用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粉饰年报;利用对存货...
粉饰会计什么意思
粉饰会计是指通过会计手段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美化或修改,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或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行为。解释:粉饰会计是一种不诚实的财务行为,其主要涉及对会计记录、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的调整或修改。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财务数据更加吸引人眼球,或者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如骗取投资者信任、获取...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来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形式
(一)会计政策变更:如:处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存货的计价可能由原来的先进先出变更为后进先出法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未采用权益法核算。(二)非公允计提,调节利润:如:计提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主要...
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目录
1.4 粉饰手法: 通过操纵会计准则、隐瞒交易等手段,使财务数据显得更加健康。(11)1.5 鉴别技巧: 通过比对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和同行表现,识别异常变化和不合理的会计处理。(15)1.6 防范措施: 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机制、提高会计透明度和加强监管配合。(19)2. 资产负债表舞弊2.1 货币资金: 分析资金流动...